文理交锋下的家庭抉择:高考背后的未来之路

来源:  作者:家传汇  时间:2024-12-02 10:28:27  已阅:0

主图2

每年高考,不仅仅是考场上的3天扣人心弦,高三全年(甚至是高中3年),考生及其所属的家庭都会为之倾注所有的心血。每分必争的考试成绩自不必赘述,考前的科目选择及考后的志愿填报更是会令众多考生和其家庭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6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意识到理科的重要性。他们或出于兴趣,或迫于现实压力,最终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根据大数据统计,高考时报考物理化的人数远多于政史地,而填报志愿时,理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更是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

4

通常来说,无论是选科还是择业,兴趣都是第一位的,因为有了兴趣,方能有学习的动力,进而增进能力,循环往复,渐入佳境。孩子的兴趣各不相同,都希望自己在做决定时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支持。大多数家长自然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正值花季雨季的学子,想法常常单纯且感性,很少能顾及太多,也大多着眼于当下。因此,家长们凭借着丰富的阅历和理性的评估,能够较为长远且全面地考虑。两者看似矛盾,实则殊途同归,都是希望人生中的这场重大抉择能最大程度的正确性,而不是一场“豪赌”。但归根结底还是夸大了这场大考的重要性,这些抉择也不是终身制的,毕竟谁也无法保证将来自己一定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5


每一门科目都独具特色,每一种专业也都有其独到之处,文理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并非非此即彼,两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往往能成为一段段佳话。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建筑上的成就驰名中外,同时,二人的文学素养也丝毫没有被建筑上的才气所掩盖。他们的一部部专业性极强的建筑学论著,在灵动优美文字的描述下,变得浅显易懂,脍炙人口。更不用说两人(特别是林徽因)的文学作品了。而当下一些年轻人会运用理工科公式或原理表达的爱情宣言更是令人折服,同样,文科生也会使用理科思维“制造浪漫”,收获幸福。这些不都是文理相融的有力佐证吗?不妨取其精华而自用,书写我们自己的传奇。